-
中心概況
- 主要職責
-
1.承擔環境保護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規劃、技術标準及規範、項目立項論證及實施等方面的技術支撐工作;
2.承擔生态環境基礎數據庫、數據共享平台建設與管理,以及環境數據整合、交換、共享和彙總,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;
3.承擔環境信息資源綜合開發和利用工作,為環保部門和社會提供環境數據服務;
4.承擔環境保護部政務信息系統的建設、運行和維護;
5.承擔環境保護部政府網站、網站群、政務服務平台等的建設、運行和維護,承擔環境信息公開技術支持工作;
6.承擔環境保護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、運行和維護,承擔環境信息網絡安全技術支撐工作;
7.承擔全國環境信息網絡系統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;
8.承擔環境保護部與國務院其他部門之間的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、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等技術支撐工作;
9.承擔環境保護部信息化雙重管理工作;
10.承擔全國環境保護系統環境信息化技術指導工作,開展環境信息技術研究、培訓、咨詢、交流與合作,推進新技術應用;
11.承辦環境保護部交辦的其他事項。
- 業務領域
- 信息公開
- 信息服務
- 黨風廉政
皇冠登录平台
信息來源: 更新時間:2018-05-14
- 收藏
- 打印
- 關閉
-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生态環保雲:
2015年,《國務院關于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産業新業态的意見》(國發〔2015〕5号),鼓勵應用雲計算技術整合改造現有電子政務信息系統,實現各領域政務信息系統整體部署和共建共用,大幅減少政府自建數據中心的數量。
2016年,環境保護部出台《生态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》(環辦廳[2016]23号)明确提出建設大數據環保雲平台,實施網絡資源、計算資源、存儲資源、安全資源的集約建設、集中管理、整體運維,以“一朵雲”模式建設環保雲平台。
2017年,國務院出台《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》(國辦發[2017]39号),提出要推動政務信息化建設投資、運維和項目建設模式改革,鼓勵推廣雲計算、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與服務,提升集約化建設水平。
信息中心2017年啟動生态環保雲建設,目前,擁有42台物理服務器,虛拟能力相當于1000台虛拟服務器,已使用590台虛拟服務器;可提供240顆CPU,14TB内存,700TB存儲的基礎計算能力;已經支撐“十三五”環境統計業務、二污普、土壤詳查系統、全國電子公文傳輸等生态環境部169個應用系統。